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建标协空间结构专委会”),英文名译为:Committee of Spatial Structures,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专业性分支机构,是由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民政部登记号为4058-70。本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机构组成和主要业务范围:
本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10月,现为第一届委员会。本届委员会主要来自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等院校、施工与制造企业等专业机构的104名委员组成,其中含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业内富有名望的教授、专家、学者等。
本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各有关部门及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和组织本领域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者,集聚行业合力,积极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在标准制订、宣贯培训、学术交流、咨询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为促进本领域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标准编制及管理:
本专业委员会组织或参与编制的行业标准有《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 22、《索结构技术规程》JGJ 257,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有《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主编或归口管理的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有《景区人行悬索桥工程技术规程》T/CECS 1140、《大跨屋盖结构抗震设计标准》、《摩天轮结构技术规程》、《预应力铝合金结构技术规程》、《固定式旗杆工程技术规程》、《应急建筑空间结构技术规程》、《空间结构支座设计标准》、《建筑索结构健康监测标准》等24项。本专业委员会主编或参与编制多项行业标准,接受地方及企业委托,协助编制了多项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学术交流活动:
本专业委员会十分重视国内外标准化和学术交流活动,围绕空间结构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和相关计算、理论分析与试验,选型、设计与施工检测等各个方面的学术成果,每两年组织一次大型的空间结构学术会议,隔年举办一次小型的委员会内部专项技术交流会,为我国空间结构成果的汇集和交流提供了多个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空间结构领域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在标准的宣贯培训方面,本专业委员会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相关标准的贯彻实施,积极组织开展宣贯培训活动,举办了十余次有关空间网格结构、索结构、悬索桥工程等空间结构相关标准的培训。
会员服务:
本专业委员会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积极为主管部门提供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和政策建议,为标准化工作者及会员企业提供标准化咨询和技术推广应用服务。近年来不断加强和国内外高校及企业先进技术的交流沟通,并加强为会员单位做好协会平台的服务工作。
联系方式:010-64517357转工程咨询设计院,邮箱:spast@cabrtech.com
10月30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下称“空间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顺利召开。中国建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王俊出席会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