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筑解&解说系列

第一期:重庆来福士“超级连廊”的自我提升

  • 筑解&解说系列
2020-05-29

它横跨在四栋塔楼顶部,与六栋包含高端住宅、办公楼、服务公寓和五星级酒店的塔楼连通。


它全长达300米,在200米的高空中集合了观景台、俱乐部、休闲餐饮区等舒适宽敞的空间。


它坐拥绝佳的观赏视野,可饱览环幕江景和山水之城的半岛全貌。



它就是重庆最高天桥“水晶连廊”。一个从设计公布到主体完成施工一直吸引公众视线的超级工程。


今天就让建研结构的工程师带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超级连廊底部的弧形铝板幕墙系统究竟是如何提升上去的!


重庆来福士观景天桥底部弧形铝板幕墙系统位于200m高空,面积约8700㎡,具有提升场地条件复杂、提升高度高、风荷载影响大、提升吊点布置复杂、提升结构刚度弱等特点,结合现场条件及结构特点,提出了“地面拼装,分段提升,靠近塔楼侧提升段先提升再滑移就位”的整体施工方案。

常规提升工程提升重量大,提升过程受风面积小,通常不考虑风荷载的不利影响。与常规提升工程不同,本工程为“超高、超轻”结构的提升,提升重量轻(单次提升重量为45t),提升高度近200m,受风面积大(带幕墙提升),且工程地点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处,风力较大,因此,风荷载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此外,与常规提升工程相比,本工程仍具有提升边界条件复杂、提升吊点布置复杂、结构刚度弱等难点。


工程难重点:

1.提升场地条件复杂

部分提升单元无原位提升条件,胎架平面位置与幕墙就位位置有一定偏差,因此部分提升单元存在倾斜起吊的情况,提升结构受力不均匀,有水平方向分力的作用,且易与胎架等周边结构碰撞。


2.水平位移控制技术要求高

风荷载是本工程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为避免提升过程提升单元与塔楼碰撞及过大的变形导致提升幕墙受损,应采取有效的水平位移控制技术措施,限制提升单元的水平摆动量。


3.提升结构变形控制要求高

本工程采用带幕墙整体提升,提升过程中幕墙对提升结构变形要求高,提升结构整体变形应小于幕墙容许变形,这对提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提升次数多,吊点布置复杂

本工程单次提升采用10吊点,且需要提升16次。连廊结构共4层,吊点多数布置于连廊结构第4层,为避免泳池底板开洞及吊点与结构相互碰撞,部分吊点布置于连廊结构第3层、第2层或第1层,这使得吊点布置十分复杂。


5.提升高度高,提升工期紧

本工程提升高度为190m,且提升工期紧,要求提升速度为常规提升的2~3倍,对提升设备和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关键措施

1.竖向预应力拉索水平位移控制系统

采用竖向预应力索道+水平缆风索的水平位移控制系统,巧妙的解决了高空提升中风荷载的不利影响,施工简便、安全、经济,可重复利用。



2.倾斜起吊技术

为了防止倾斜起吊时幕墙系统脱离胎架后和胎架碰撞,并确保提升结构处于垂直受力状态,提出了在倾斜至垂直状态过程中在钢架反向增加水平牵引钢丝绳的防护过渡措施。

在起吊过程中,先预紧水平牵引钢丝绳,待幕墙系统脱离胎架后再缓慢放松水平牵引钢丝绳直至垂直提升状态。



3.高空滑移技术

因塔楼边缘幕墙系统水平投影和塔楼边界碰撞,无原位提升条件。

结合现场条件,提出了先提升后高空滑移就位的施工方案。


4.同步提升控制系统

本工程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设备采用CAN总线控制、以及从主控制器到液压提升器的三级控制,实现了对系统中每一个液压提升器的独立实时监控和调整,从而使得液压同步提升过程的同步控制精度更高,最大程度减小提升不同步对结构内力分布、提升力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总结:


我们针对高空提升过程中,风荷载作用下提升结构摆动过大的问题,提出了竖向预应力拉索水平位移控制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提升过程提升结构的水平摆动量;

通过“先提升后滑移”技术,巧妙解决了塔楼边缘幕墙系统水平投影和塔楼边界碰撞的难题;

应用倾斜起吊技术,实现了利用单一拼装场地的多次提升施工;

并对提升吊点定位、提升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最终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了幕墙系统的提升安装施工。






筑解&解说系列
    筑解&解说系列-列表(属性)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6:26:25